許多次了解“母線槽”產品的客戶經常會有一個問題:為什么要使用母線槽?為什么它能成為電纜的替代品?與電纜母線槽相比有哪些優勢?
考慮到這些問題,讓我們實際比較使用相同電流大小的母線槽和電纜的優勢(以2000為例):
1、承載力比較:
電纜:由于其長度較長,電纜通常呈多股卷軸形狀,便于儲存和運輸,每個卷軸通常長100米。市場上橫截面較大的電纜通常為240平方毫米,單根電纜的載流容量較小。大電流需要多條電纜并聯,線路能量損耗大。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數據來感知電流的承載能力。240平方毫米銅電纜的標準載流容量為400A。為了傳輸2000A的電流,每相(A、B、C、N)都需要連接五根240平方毫米的電纜。該數據來自cC測試研究所,并通過驗證數據進行審查。
纜繩
240毫米電流----400安培
5*240毫米*-2000安培
(注:5根電纜的總橫截面為1200mm’)
由于是交流電源,如果系統是三相四線制系統,則需要將2000A的電流連接到4*5-20 240 mm*電纜上。
母線槽:母線槽使用銅排作為導體。在相同橫截面積下,母線的周長大于電纜的周長,相應的表面積大于相同長度下的電纜的表面積。由于交流電的趨膚效應,導體的表面積越大,阻抗就越小。因此,對于具有相同橫截面積的導體,母線槽的電阻小,電壓降小,電能損失低。這是兩種導體性能的比較;此外,在結構設計比較方面,母線槽采用矩形圓形排,每相母線緊密堆疊并裝配在一起。采用夾層結構,可以大大減小母線槽的整體尺寸,設計性強。母線槽的較大額定電流可達6300A。同時,母線槽的進出線可以根據要求進行設計,確保兩端連接可靠、方便、直觀。通過以下數據,我們可以看出母線槽的簡單性和效率。
2000A0母線槽,根據我公司的cc證書和測試報告,銅母線采用3*200銅母線,橫截面寬128mm,高257mm
2、散熱性能比較:
電纜:電纜的外層包裹著一層絕緣層,就像一層棉毯,導致散熱性能較差。如果使用20008 AC電力電纜,然后將20根240毫米的電纜緊密地排列在一起。即使熱量穿過絕緣層,也必須穿過周圍的電纜,通過空氣到達橋梁,然后消散到空氣中。在如此高的溫度下,絕緣層的老化將加速,使用壽命將縮短,通常不到15年。
母線槽:密集型母線采用“三明治”結構,導線排列,外層鋁鎂合金型材包裹緊密,有利于內部熱量的及時有效散發,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。
(母線采用兩層聚酯套管包裹,絕緣等級為B級,采用工程材料。可在130粒的溫度下長時間工作,性能不會下降)。使用壽命大于30年。
3、分解(連接)電流能力比較:
電纜:傳統電纜路線(如下圖左側所示),電流≤400A,電纜從配電柜直接拉至電氣設備。電氣系統極其復雜、龐大、難以維護,工程成本高,浪費了安裝空間。
母線槽:密集型母線槽配電線路(如右圖所示),在指定位置設計插座。當需要電的時候,只需插上插頭盒。簡化了電氣系統,節省了工程成本,降低了后續維護成本。
4、安裝和維護比較:
對于電流要求高的電纜,單根電纜往往又長又重,安裝時需要多人配合,耗時耗力;由于電纜的彎曲半徑,它將占用大量的安裝空間;在安裝過程中單獨鋪設電纜會導致多個電路和多個故障點。安裝橋梁后,鋪設電纜需要兩項施工成本。
得益于“明治”結構,母線槽有效減少了現場空間的占用,節省了安裝成本。安裝時,只需要安裝母線槽。
5、安全性比較
電纜:傳統電纜使用聚氯乙烯絕緣層,容易造成機械和動物損傷。一旦局部發生機械損傷、動物損傷、火災等情況,損失將迅速蔓延,需要整體更換,造成重大損失。
線槽:常規密集型母線線槽,鋁鎂合金外殼,可保護母線免受機械損傷或動物損傷。配電系統采用插入式單元安裝方式,安全可靠,母線槽外殼可整體接地;
6、經濟成本比較
電纜:當電纜系統發生故障時,有必要停止整個線路并更換整個電纜。施工周期長,所產生的損失無法估計。此外,電纜的安裝必須建在電纜橋架上,這進一步增加了保護電纜的成本和重復安裝的成本。
母線槽:只要按照規范安裝和操作,基本上不需要更換部件,只需要對周圍環境進行常規檢查。如果在使用壽命內發生故障,只需要更換有故障的功能單元,而不影響其他單元的輸配電,造成的損失非常小。此外,母線槽可以配備一個稱為“可變電容段”的特殊功能單元,將電流由大變小,為用戶提供更經濟的輸電和配電方式。
7、綜合結論:
1.母線槽體積小,載流能力高;
2.抗短路能力強,耐高溫絕緣性能好,散熱性能好;
3.分支靈活,投料安全方便;
4.長期計算,降低母線槽成本
5.方便快捷的運輸、安裝和維護操作;
6.減少配電線路,節約投資成本;
7.使用壽命長。